首页 > 灵感 > 艺术 > 绘画艺术 >

傅抱石:非酒不画

时间:2006-03-20 15:47  来源:中央电视台  作者:未知

 


   

    书画大家的落款印章千姿百态,各具特色,有的直抒心志,有的怀念故土或心爱之物,诙谐幽默,妙趣横生。现代著名画家傅抱石的很多画作的闲章更是别致,名曰:“往往醉后”。表示得意之作皆得之于酒的帮助,由此可见酒与傅抱石画作的特殊关系。

  傅抱石(1904-1965),江西新余人。青年时酷爱绘画、书法、篆刻,1933年得徐悲鸿资助留学日本帝国美术学校,1935年回国到南京中央大学艺术系在教,建国后曾任江苏国画院院长、中国美协副主席。擅画山水、人物,能篆刻,传世作品有与著名画家关山月合作、陈列于北京人民大会堂的巨幅山水画《江山如此多娇》、《柳下闻吟图》等。1958年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傅抱石画集》。他还是一位美术理论家,著有《中国绘画理论》、《中国美术年表》、《中国美术年表》、《中国山水人物画技法》、《中国绘画研究》等。

  傅抱石作画时,身边是少不了一壶酒的。他常常一手执笔,一手执壶,不时仰头饮上几口,酒像一团火一样从喉管滑入胃中熊熊燃烧,烧起一腔豪情。于是笔在手中,壮气盈胸,肆意挥洒勾勒,抒发满怀激情。笔下涌现幅幅波澜壮阔的佳作,处处流露酒的神韵,其气势锋如万马奔腾,波涛汹涌,而且往往奇峰突起,给人以心灵上的震撼。而另有一类作品,则神清气闲,深得酒之韵味,如描绘陶渊明的《寒林沽酒图》,疏林薄雾之中,陶渊明年与书僮沽酒吟诗,缓步前行,画面静谧散淡,人物飘逸自然,情境与心境融而为一。陶渊明亦是饮中君子,傅抱石画陶渊明,可谓意气志趣相投了。

  傅抱石饮酒,还有一段有趣的佳话。1958至1959年间,傅抱石与著名画家关山月合作,为人民大会堂绘制毛泽东诗意巨幅山水画《江山如此多娇》。当时国家经济正值困难时期,供应十分紧张。傅抱石在作画时买不到酒喝,口内苦淡,灵感估竭,画兴索然,纵有澎湃激情也难以表达。无奈之间他试着给周总理写了一封信,倾诉无酒之苦,请求总理能特批一些酒。周总理看罢信,不禁为傅抱石的直率而笑了,他理解艺术家的苦衷,立即派人给陷于困顿之中的傅抱石送去了好酒。傅抱石拿到酒,不禁喜上眉梢。一打开瓶盖,一股醇香扑鼻而来,精神立即为之一振。再喝上几口,陶醉在甘洌的酒味之中。有如久旱逢甘霖,更为周总理的理解体贴和热情关怀而感激万分。美酒润笔,真情动心,傅抱石激情勃发,灵感顿生,很快与关山月构思创作出《江山如此多娇》。这幅大气磅礴的巨作深受中外贵宾的好评,连毛泽东主席也表示赞许,认为较好地体现了诗句的意境。

  酒是傅抱石作画灵感的源泉。他的画艺得之于酒,几乎非酒不画,同时他也深知酒之危害。他说:“昔陈老莲、高凤翰、许友介……诸大师,均毁于酒;而我过去最敬佩的日本近代画家幸梅岭,桥本关雪……也毁于酒。”他也曾多次试差戒酒,但终未成功。酒是傅老艺术生涯中的灵魂,没有了酒,很难说艺术之树还能长青。嗜酒而深知酒之害,戒酒又难以断酒,这就是傅抱石矛盾的心态。

  美酒激发了傅抱石的创作灵感,也严重损害着他的健康。与很多以酒为魂的文人墨客一样,他最终被酒夺去了生命。1965年,傅抱石应上海市委之邀,为新建的虹桥国际机场作画。画将结束时,他提出要回南京与家人共度国庆节。临行前,华东局负责人魏文伯设宴款待,上海文艺界的朋友纷纷前来作陪。傅抱石在宴会上畅饮美酒,谈笑风生,而且雅兴大发,散席后当场挥毫作画。谁知这一画竟成绝笔!由于上了年纪,加之饮酒过量,回南京的第二天,傅老便感身体不适,因脑溢血昏迷了醒,留下了尚未出版的五六十万字的手稿和五百余件没来得及落款的字画撒手尘寰。

  傅抱石辞世时仅61岁,当时他的国画艺术已到了炉火纯青的成熟境界。一般书画家都比较长寿,60出头正是艺术盛年,如果不是嗜酒过早地离世,他应该可以留下更多的珍品,实在令人扼腕痛惜别!

猜你感兴趣

最新文章

相关文章